第45章 变局3-《自由主义与理想主义》

第45章 变局3(第1页)

龟有龟路,蛇有蛇路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数。

陈培光商海浮沉,长袖善舞,时起时落。

上一年他刚经历了一起诉讼官司,公司被封,一部分资产被冻结——这在工程合同中也很正常,导致他举步维艰。

现在他要在广电项目上翻盘,就需要利用现有的关系,把能做的都做掉,这并非易事,必须处心积虑。

家具项目也算大头,他打算找几家围标——最好入围的都是他的关系单位,这种操作当然要疏通关节,这需要大量人力及财力,尤其是贪得无厌的甲方,这个费用他是希望由潜在的供应商来出,越多越好!

至于最后结果如何,他也没有绝对把握。

商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,不到最后时刻,谁都说不清是赔是赚,风险最好由别人承担,利润则由自己来分配,在这过程中最难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,这就像下一盘棋,每一颗棋子都得物尽其用。

其中,甲方份量最重,甲方现在对他而言不是问题——无非是钱而已;其次就是供应商了,供应商既要有实力,又要为己的用,鱼与熊掌很难兼得,这其中似是而非,若即若离的关系实难掌控!

卡尔明白自己就是其中的棋子。

陈培光后来也给过他电话:“你都投入这么多了又退出?”

因此卡尔明白陈其实是诱敌深入,关键是自己得有底线,他跟中间人徐经理讲,说好甲方他不投入,这是原则——要不就是他直接对甲方,徐也认为如此。

现在卡尔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,一下做个大的不现实,并且可能出现重大亏损——其实这损失对他来说算大的了,二三万的投入,半年的时间,这损失就得翻两番了。

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,谁也不是常胜将军。

卡尔现在考虑的是如何调整及突破,这颇费脑筋。

省先他认为在华信公司已时日不多,如果华信一直顺当发展,拿工资提成兼炒单也难有突破,何况这私企说变就变,并没有一以贯之的久长之计。

那另一条路呢?

另一条路就是做单帮。

直接开公司是没有实力的,那就在贸易公司挂单,当然贸易公司得有工厂支撑,并且是大厂——可以做大点的项目。

综合考量,大概就只有家兴公司比较合适。

家兴公司原本是家具协会会长单位的国企,亦是特区家具的龙头公司,奈何人浮于事最终尾大不掉,公司包括工厂由私人入股,最后变成私人控股承包,这其间自然有领导的巨大红利。

入股家兴公司的是两口子,女的叫杨久红,男的叫吴长,两人都是南林学院家具专业科班出身,原本两人都在威健公司上班——与阿锋同事,杨久红做到财务总监,吴长是工厂厂长。

威健公司是美资企业,年产值十亿,属行业翘楚,内部争权夺利亦是你死我活,杨久红在与销售总监的争斗中败北,愤而离职,转而入股家兴公司,成立家兴威雅公司,同时吴长亦离职,管理威雅工厂,于是公司开成夫妻店,吴长负责销售,杨久红负责销售,又把阿锋老罗几个人招过来做业务。

平时,卡尔不方便出面的单都由阿锋操作,也算一条后路。

因此,现在卡尔在华信公司过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日子——他发现人生大多时候其实都无可奈何,倒不如顺其自然,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与人言无二三,闲看史书,负大志者众而成者寡,岂独一个卡尔!

何况与公子海哥同处一室,两人正是气味相投,某逆于心。

一天下午,卡尔与海哥从健身房出来,正在路上闲逛,卡尔接了杨阳电话。

“得走了……”

卡尔说。

“我说哥们儿,走哪呢?”

“得走啦——华信做不成了!”

“说啥呢,谁也不会动你。”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