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 董卓的野心与吕布的封赏-《三国之并州匪》

第109章 董卓的野心与吕布的封赏(第2页)

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
他压下心中的得意,转头看向沮授,将红木盒子里的东西一一取出:“沮先生,我已经上书朝廷,为你请封骑都尉一职,至于能否成行,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。”

言下之意,沮授能否得到骑都尉的官职,全凭朝廷决议,天子圣裁,他已尽力而为。

沮授自然明白这个道理,也不再多问,他的目光早已被那枚兵符牢牢吸引,哪里还记得什么骑都尉。

“在下沮授,本是冀州人士,承蒙将军如此厚爱,实在愧不敢当!”

“先生何必妄自菲薄?我吕布,素来主张‘唯才是举’,出身和家世,在我这里毫无意义!”

吕布正色道。

他再次强调,在吕布军中,所有人只看功劳和能力,不问出身。

沮授闻言,感动得再次拜倒在地。

他先前

sempat

meragukan

niat

baik吕布,甚至因为没有得到封赏而感到不安,现在想来,真是羞愧难当。

当然,也正是因为他心中的这份不安,才想出了“四州平定之计”

这样的妙策,但作为一名儒家弟子,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实在是有失体面。

“主公信任在下,将兵符交给我,在下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所托!”

“先生言重了。

你是军师,统筹全局,就好比吕布军的颜面,我本该为你准备更加贵重的东西,只是如今条件有限,只能先委屈先生了。”

吕布扶起沮授,温言说道。

随后,他环视众将,沉声道:“如今我等已根据先生的‘四州平定之计’制定了未来的行动计划,距离平定天下,又近了一步!

诸位都是我麾下不可多得的猛将和谋士,希望大家继续**协力,助我平定乱世,匡扶汉室,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!”

***

洛阳。

皇宫万岁殿内,董卓正与李儒密谈。

“先生,我思来想去,若只提拔我们西凉人,恐怕会引起其他州郡人士的不满啊。”

董卓有些担忧地说道。

“司州和雍州的那些家伙,早就把国家祸害得不成样子了,难道主公还想给他们机会东山再起吗?”

李儒反问道。

董卓摇摇头,否定了他的说法:“当然不能让他们再掌权,但我担心只提拔西凉人,会让人说我偏袒,说到底,我的根基还在并州啊。”

“并州……”

李儒沉吟片刻,“先生有何高见?”

“并州地广人稀,却也出了不少人才啊。”

“先生也这么认为?不知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

董卓来了兴趣。

李儒脑海中闪过几张面孔。

“要说最让人眼馋的,自然是吕布了。”

“哎,我要是再多一个女儿就好了!”

董卓一拍大腿,后悔不已。

吕布的勇猛,在西凉可谓是家喻户晓,再加上他麾下猛将如云,谋士如雨,其声望之高,可见一斑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