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和平共处-《舟山第四小学在哪里》

第55章 和平共处(第2页)

此书本宫已观览,突厥之意,本官亦略知一二。

然此事关乎大唐安危,不可不慎。

你且先回,本官当禀明皇上,再做定夺。”

侍郎听后,躬身而退。

南宫嘉雯则持书步入内殿,欲见唐太宗李世民,共商此事。

至御书房前,轻整衣衫,缓步而入。

见李世民正襟危坐,手执奏章,似在审阅。

她轻移莲步,上前施礼道:“臣妾参见皇上,皇上万福金安。”

李世民听闻南宫嘉雯所言,抬眼望她,含笑道:“爱妃免礼,此来所为何事?”

南宫嘉雯呈上突厥首领之书,轻声道:“臣妾适才接礼部侍郎呈上突厥首领回函,言辞似有修好之意,臣妾不敢擅专,特来呈于皇上,请皇上定夺。”

李世民接书览毕,眉头微皱,沉吟片刻,道:“突厥之意,朕已明了。

然此事关乎大唐边境安宁,百姓福祉,需谨慎行事。

爱妃以为如何?”

南宫嘉雯听后,蛾眉微蹙,凝思片刻,答道:“皇上圣明,此事诚为大唐安危所系,不可轻忽。

臣妾愚见,突厥虽遣书修好,然其狼子野心,不可不防。

当遣使再往,观其动静,探其虚实。

若他们果有诚心,则可徐图和好;若他们心怀叵测,则我大唐亦须有所准备,以防不测。”

李世民听她所说的话,微微颔首,目中透出赞许之色,于是便道:“爱妃所言极是,谨慎行事,方为上策。

朕意已决,即遣精明干练之使,再往突厥,观其真心若何。

若他们果有修好之意,朕亦愿与突厥和平共处,共享太平;若他们仍怀侵扰之心,则我大唐亦不惧与的交锋,定保边境安宁。”

礼部得旨,即刻筹备遣使之事,精选使臣,以备再赴突厥。

南宫嘉雯亦心系此事,时常关注进展,每每与李世民谈及,皆忧色难掩。

数日之后,使臣整装待发,李世民亲至殿前,谆谆嘱托,说其此行责任重大,关乎大唐与突厥的未来,务必小心行事,洞察秋毫。

使臣领命,叩谢皇恩,誓必不辱使命,南宫嘉雯亦送使臣至宫门,轻声叮咛,愿他一路平安,早传佳音,使臣感其诚挚,躬身施礼,许诺必当尽心竭力,不负所托。

使臣一行,跋山涉水,历经艰辛,终至突厥之地,突厥首领见大唐使臣再来,心中微异,然面上不露声色,设宴款待,言谈间试探大唐之意,使臣机智应对,不卑不亢,既表大唐和平共处之愿,亦示其防范之心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