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繁华景象-《舟山第四小学在哪里》

第63章 繁华景象(第1页)

突厥商人闻此,眉头稍展,笑道:“这位兄台所言极是,我亦非吝啬之人。

然我等远道而来,所携金银有限,若这位兄台能再降些许,我定当爽快买下,亦算结个善缘。”

大唐商贾听后,哈哈大笑,道:“壮士快人快语,我便再让一步,以此价格成交,愿我等友谊长存。”

突厥商人听后,大喜过望,连忙点头应允。

两人相视一笑,握手言和,交易立成。

围观众人见状,纷纷鼓掌喝彩,称赞二人豪爽大方,为互市城增添了一抹亮色。

此时,一阵悠扬琴声传来,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一群番邦艺人正于市集一隅抚琴弹奏,其声如泉水叮咚,清脆悦耳,令人心旷神怡。

众人纷纷围拢过去,观赏这异域歌舞表演。

艺人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,翩翩起舞,宛如彩蝶纷飞,美不胜收。

观众们陶醉其中,掌声雷动,欢声笑语不断。

表演结束后,艺人们收起乐器,向观众深深鞠躬致谢。

观众亦报以热烈掌声,纷纷投掷铜钱以表赞赏。

艺人们笑纳了以后,随即收拾行囊,准备离开。

时有番邦少年,好奇大唐风土,上前与艺人交谈,询问其乡土风情,艺人笑而答之,述说番邦山川之美,民俗之异,少年听得入神,眼中闪烁着向往之光。

忽闻一阵喧嚣,众人转身望去,只见一群突厥孩童,手持风筝,于市集中奔跑嬉戏。

风筝乘风而上,翱翔于蓝天之上,形态各异,色彩斑斓,引得众人驻足观赏,孩童们欢声笑语,纯真无邪,仿佛将互市城中的大人们也带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。

时移势易,欢声笑语间,忽见一群突厥孩童,手执彩筝,于市集之中嬉戏奔跑。

他们的风筝乘风而起,翩然于苍穹之间,或如龙腾九天,或似凤舞九霄,色彩斑斓,形态万千,观者无不驻足,都感叹这些风筝巧夺天工。

孩童们纯真无邪,笑语盈盈,仿佛将周遭的纷扰尽皆忘却,唯余欢乐盈怀。

众人观此,亦觉心旷神怡,愁绪尽消。

忽闻一曲清歌,随风而至,众人循声觅去,但见一突厥少女,立于市集一隅,手执胡琴,低吟浅唱,其声如泣如诉,如怨如慕,闻者无不为之动容。

少女身旁,数名突厥青年,或击鼓,或弹琵琶,与之相和,乐声悠扬,回荡于市集之中,别有一番风味。

歌声袅袅,绕梁不绝,市集之人纷纷驻足倾听,如痴如醉。

那突厥少女,容颜清丽,眸光流转,似诉尽人间悲欢离合,其胡琴声,时而激昂,时而低回,如泉水叮咚,又似松涛阵阵,引人入胜。

一曲终了,余音绕梁,众人皆沉浸其中,久久未能回神,突厥少女放下胡琴,微微欠身,向众人行礼致谢,在她身旁的突厥青年,亦纷纷放下乐器,面露得色,似为此番演奏得意非常。

众人见状,掌声雷动,纷纷投以赞赏的目光。

有唐臣上前,赞道: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难得几回闻。

突厥少女的才情,令人叹为观止。”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