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“熔岩岛”
几乎不分彼此,内核的控制权自然流转到“新·野火”
这里。
而这时候,“大通意”
和“无等神力”
等方式建构起来的外界环境和生命图景也已经大致成型,两相结合之下,罗南对于目前“熔岩岛”
所在的时空环境有了一个基本且全面的了解:
这里要比他之前想象的复杂混乱的得多。
相比之下,聚焦过来的炮火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情,已经完全掌握了“熔岩岛”
控制权后,“新·野火”
处置这种问题完全不在话下,相对来说,他更希望让目前的“熔岩岛”
尽可能符合他的“审美”
。
嗯,几千年的“上载者”
人生经历浸润,他对于智械架构的设计美感也是有追求的。
所以,有那么几秒钟的时间,“熔岩岛”
继续在炮火中艰难维持,外围的“排热墙”
在扭曲变形中多处崩解溃烂。
不过很快,在这些溃烂区域,就有大量的机械结构延伸出来,好像是之前蜷缩在里面的“细长节肢”
,此时伸展出来,在嗡嗡的震鸣声里,稳稳地支立于虚空阴影与熔岩漩涡的乱流中。
本来濒临崩溃的半位面通道结构,快速回稳。
概因“细长节肢”
及其上回环的能量波束,便与渊区湍流紧密交织,仿佛是十多个强力搅拌机一起发动。
使周边时空的渊区环境反而受其影响,再投注到物质层面。
如此炮火引动的渊区湍流力量被削弱,周围的软烂岩层则受其加持吸引,一层层地覆盖上来,形成了厚重的临时装甲。
哪怕后续炮击持续炸开了一片又一片岩层、岩浆,但包裹下“熔岩岛”
却是越来越安稳,直至回归原有稳定工况。
但这并不算完,此时已经格外从容的核心算力,驱动“熔岩岛”
内部活化的机械丛林,快速裂解,顺着“细长节肢”
预留的管道,喷射出一个个特殊构件,打入到外围聚拢过来的岩层岩浆中。
它们同样是能够与渊区湍流构合的“智械设备”
,引动周边时空环境中起伏的能量激流,在厚重高温的岩层岩浆里,快速形成了临时的神经链路,区隔出大概框架,形成了临时却也基本稳定的循环。
几个呼吸的功夫,“熔岩岛”
外围,便有身上流淌着滚沸岩浆的熔岩巨人,动辙七八米高,从临时装甲外层次第剥离开来,一个接一个向外涌出去。
如此手段,有点像罗南在“测验时空”
使用过的“泥人侦察兵”
或“油脂球”
。
只不过,前两者的形态和能力建构是基于“幻想构形”
,而在“新·野火”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