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正夫人命人将山货卸下来,全都是新鲜的,还带着泥土的芳香,也笑着:“这宋家人真是实在,也不枉夫君跑上跑下忙活。”
*
转眼间稻子已经收完。
秋收已经过去,收税正式拉开帷幕。
县城中下来的催税衙役这些天也都进村来,挨家挨户敲门,拿着薄子对着人口,一家有几口人,年岁几何,都清清楚楚记录在册,就算有心想逃税也是不成的。
宋老汉一家认真商量过后,决定将家中的所有粮食全都交税,还差两个人,就再交十两银子。
这些天采的山货也不少,实在不行,就去镇子上买些粮食回来存着,大伙齐心协力,定能把冬天给度过去。
宋家人麻利交完税,收税的官差也没有为难他们,村子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喊声,更甚者有摔盆摔碗的。
“老天爷啊,实在是活不起了,家里是一丁点粮食都没有了啊。”
收税的官差冷冷道:“没有粮食也可以拿山货来抵。”
一时间山货成了抢手货,附近几个村子的人纷纷拖家带口去山上扫荡,所有能吃的都不能幸免,全都被挖回去交税去了。
宋家没那么多顾虑,家中没了粮食,宋老汉马不停蹄赶到镇子上的米粮店问价,如今正值要交税的时节,粮食价格飞涨,原本30文钱一斗粮食,如今竟然涨到了60文的天价,整整翻了一倍!
宋老汉将从家中带来的两只野山鸡拿到酒楼卖了,山鸡肥硕,一上秤,共有十三斤重。
来送的时候健壮有力,掌柜给价也爽快,按照如今新鲜鸡肉的价格给,一斤15文,给了195文。
宋老汉拿着钱,犹豫着,又到了米粮店门口,听着比往常翻了一倍的高价,心里拿不定主意。
米店的伙计看到宋老汉一直在附近犹豫,就问道:“可是家中交了赋税,没有余粮了?”
宋老汉怀疑看了他一眼,谨慎开口:“我是替村里人来打探一下米价。”
伙计笑起来,“要是想买米的话,我可劝你早点买咯…”
说着,伙计压低声音:“听没听说过,北方今年闹了大霜灾,一棵粮食都没活下来,那边的粮食都卖到天价了。”
“前阵子米价就开始涨了,如今才到了60文一斗,估计再过一阵子,七八十文一斗也不是没有可能。”
宋老汉想起一个月前大郎买的五斤棉花,还有打探到的消息。
这北方霜灾不是胡掐,是确有其事。
他心下震惊,“这霜灾竟然还没有过去,老天爷哟,这都一个月了。”
伙计一边招呼着其他进店买米的客人,见宋老汉接着话茬,也继续道:“可不是嘛,听说朝廷为了北边的霜灾,又吵又闹的,前阵子连斩了几个贪污的大官,眼看着情形就要不好了。”
宋老汉凑近了些,“若是再这样下去,那岂不是……”
伙计见他知晓严重性,不吝啬说着:“大爷,早做准备吧,这些日子富户们也都得了消息,开始屯粮囤货了,我们福满镇这个小地方的米店,每日也有不少家丁小厮来采买呢,一买就是几十袋。”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