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火弦歌-《铁流是谁的作品》

烽火弦歌(第1页)

烽火弦歌

第一章

青铜劫(1937年秋)

湘江的雾霭还未散尽,长沙师范的音乐教师程砚秋就听见了防空警报。

她抱着教案疾奔下楼时,古琴弦音仍萦绕在耳——那是她刚教学生弹奏的《广陵散

》,讲述聂政刺韩的侠义故事。

现在,琴案将倾,真正的刺杀正在城外上演。

宁乡县黄材镇的月山铺转耳仑,姜景舒的锄头撞上青铜器的闷响,比日军轰炸机的轰鸣早到三天。

当这件纹饰着四羊盘角的商代重器破土而出时,姜家兄弟不知道,他们挖开的是中日文化战争的序幕。

古董贩子张万利摸着方尊上的雷纹,突然想起东京帝国大学山本教授上月来访时说的话:"

青铜器是支那的基因密码,毁掉它们,这个民族就会忘记自己是谁。

"

此刻他手心渗出的冷汗,与三百公里外程砚秋在防空洞里打湿的乐谱,都是1937年秋天最潮湿的恐惧。

程砚秋在湘雅医院包扎被弹片划伤的手臂时,听见隔壁病房传来日语对话。

透过门缝,她看见穿白大褂的日本医生正在检查个木箱,箱角露出截青铜色的兽耳。

那夜她辗转难眠,月光把窗棂的影子烙在墙上,像极了方尊的饕餮纹。

三天后,留日归来的考古系助教赵明远带来确切消息:四羊方尊被伪装成医疗设备的日军特务组织"

青铜菊"

劫运。

他在黑板上画的文物运输路线图,与程砚秋钢琴上《黄河

》协奏曲的旋律诡异地重叠。

土匪侯七的鸟铳抵住赵明远后背时,这个书生正用地质锤敲击岩壁。

"

山本要拿你们祖宗的东西炼炮弹金属。

"

侯七吐掉草根,"

老子虽然绑票,但不当亡国奴。

"

他身后三十个衣衫褴褛的汉子,腰间别着砍柴刀和唢呐——后者是湘西人葬礼的乐器。

程砚秋在煤油灯下展开染血的《广陵散》琴谱,赵明远指着那些状如山脉的减字谱符号:"

日军运输队明晚会经过销魂谷,这里的地形..."

话音未落,侯七的唢呐手突然吹出个凄厉的高音,像极了空袭警报。

销魂谷的伏击比预期惨烈。

当日军卡车陷入伪装的路坑时,侯七的人从岩壁跃下,柴刀砍在钢盔上迸出火星。

程砚秋抱着古琴躲在箭竹丛里,看见穿白大褂的山本举枪瞄准赵明远——这个考古学者正用身体护着装方尊的木箱。

琴弦崩断的声音比枪响更早传来。

程砚秋弹奏的《广陵散》变调成杀伐之音,侯七的唢呐队应声吹响《满江红

》。

在声浪掩护下,赵明远将青铜方尊推下悬崖,坠入深潭的闷响如同三千年前的编钟余韵。

1938年春,程砚秋在重庆防空洞教孩子们唱《长城谣

》时,收到了侯七托人带来的包袱。

展开粗布,半截青铜羊首在烛光下泛着幽光,断茬处还粘着湘江的沉沙。

赵明远用放大镜观察后呼吸急促:"

这是潭底捞出的方尊碎片!

"

洞外轰炸声又起,程砚秋突然明白音乐与青铜的共同命运——它们都是会说话的金属。

当她把碎片传给后排的孤儿时,孩子指尖的血迹在纹饰上洇开,像极了抗战版图上星火燎原的根据地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